激光大炮、喷火无人机、激光雷达齐上阵!南方电网亮出高端科技防冰利器! |
【author/from】:@南网50Hz 【time】2018/2/6 【count】744 |
2月1日,韶关220千伏关通线、110千伏大梅线依然是冰封世界,南方电网公司通过喷火无人机、激光清障仪以及激光雷达进行实地除冰作业和激光雷达扫描,在非接触式融冰技术方面取得新突破。据悉,以上三项高端科技装备应用在电力融冰实践方面属国内首次。
喷火无人机 突破地线融冰难题 11时50分,一架多旋翼无人机飞近220千伏关通线,对准地线接连喷出火焰,进行融冰操作。 “以往地线除冰主要靠人工,效率不高,而且有一定危险性。”驰援韶关供电的南方电网广东东莞供电局应急支援队伍负责人、输电管理所主任杨挺介绍,由于常规地线不通电,覆冰会比较严重,而且无法进行直流融冰操作,地线融冰已成为电力行业一大难题。 此次南方电网广东公司在国内率先尝试喷火无人机对高压线路地线进行除冰作业,取得了初步突破,在5分钟内通过8次喷火加速了地线重冰区冰层融化,对探索非接触性地线融冰技术积累了经验。 据广东电网机巡作业中心现场负责人郭启迪介绍,本次执行喷火任务的是S1000喷火无人机,平时主要用于清除线路飘挂物。 本轮低温寒潮肆虐广东期间,南方电网广东公司共启用无人机235架次开展观冰和防冰特巡工作。无人机具有机动灵活、方便高效的特点,已被南方电网广东公司广泛应用于日常线路巡检、防冰抗灾巡视等领域。 激光清障仪 远程切断12厘米覆冰 在110千伏大梅线,来自东莞供电局的应急支援人员架起了“激光大炮”——第五代激光清障仪,在实战中完美还原了实验室融冰实验成果:远距离在5至8分钟内成功切断了12厘米冰层。 激光雷达 精准抗灾“数字化” 一位“背包客”先后出现在韶关220千伏关通线、110千伏大梅线除冰现场。广东电网机巡作业中心员工马斯维背着激光雷达进行线路扫描观测,仅用10分钟就完成了3档561米的覆冰导地线、铁塔和地形地貌采集。 据了解,通过背包式激光雷达设备发射出的密集激光点进行空间精准位置测量,就可输出整段线路厘米级的精细模型,也就是数字化的输电线路,对灾害预测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该技术可精准监控覆冰导致的线路弧垂变化,准确计算分析导线和杆塔应力,评估倒塔断线风险,并给出融冰建议,实现精准抗灾。”广东电网机巡作业中心数据分析部许志海介绍,采用这项非接触的方式,可准确测量整段导线覆冰重量,改变了传统人工敲冰、望远镜观察的落后方式。 喷火无人机、激光清障仪和激光雷达在南方电网广东公司成功应用,将大大拓宽应对覆冰灾害的应急处置思路,为今后更多先进融冰装备的创新发明提供蓝本。 截至2月1日8时,南方电网广东公司持续低温雨雪冰冻Ⅳ级响应,所辖线路共覆冰112条,10千伏线路累计跳闸15条,已全部恢复;对220千伏关通线、220千伏山安甲乙线等7条线路开展直流融冰工作,融冰效果明显。 |
【close】 |